KJS-28QZ矿用气动湿式孔口降尘装置:煤矿钻孔作业的“抑尘卫士”与安全防护核心装备

在煤矿井下钻孔(瓦斯抽放孔、探放水孔、地质勘探孔等)作业过程中,钻孔切割煤岩会产生大量高浓度粉尘(呼吸性粉尘占比超60%),这些粉尘不仅会导致作业环境能见度骤降、影响施工效率,更会被作业人员吸入体内,诱发尘肺病等职业病,同时高浓度粉尘积聚还存在爆炸风险,严重威胁井下安全生产。KJS-28QZ矿用气动湿式孔口降尘装置作为专为井下钻孔作业场景设计的抑尘装备,以“气动驱动、湿式雾化、精准控尘”为核心技术,实现钻孔粉尘的源头拦截与净化,成为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与井下安全的关键防护装备。
一、行业痛点直击:为何钻孔降尘必须“精准便捷”
煤矿井下钻孔作业的粉尘治理长期面临三大核心难题,传统降尘方式难以满足安全与健康双重需求:
1. 粉尘扩散快,传统方式控尘失效:钻孔作业时,钻头高速旋转产生的粉尘随钻孔气流瞬间喷发,呈“柱状扩散”态势,传统“洒水降尘”或“简易喷雾”因雾化颗粒粗、覆盖范围窄,仅能抑制少量表面粉尘,80%以上的呼吸性粉尘仍会扩散至作业空间,导致作业点粉尘浓度远超《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总粉尘浓度≤4mg/m³”标准;
2. 作业恶劣工作环境,动力适配难:井下钻孔区域多无供电条件,依赖电动驱动的降尘设备无法使用;且作业点空间狭窄(如顺槽、钻场),大型降尘装置搬运困难、安装受限,难以贴合孔口实现精准降尘;
3. 传统装备弊端多,影响施工与安全:部分简易降尘装置存在“耗水量大、堵塞频繁”问题——过量喷水易导致煤岩遇水软化、钻孔塌孔,影响钻孔质量;喷嘴堵塞则会造成降尘中断,引发粉尘反弹;同时部分装置密封性能差,高压水流易渗入钻孔设备内部,导致部件锈蚀故障。
在此背景下,KJS-28QZ矿用气动湿式孔口降尘装置凭借“气动适配、雾化精准、小巧耐用”的核心优势,精准解决传统降尘痛点,成为井下钻孔作业的刚需防护装备。
二、核心技术解析:结构、原理与性能优势
(一)工作原理:气动驱动的“雾化拦截”精准抑尘逻辑
KJS-28QZ矿用气动湿式孔口降尘装置基于“气动增压雾化+孔口密闭拦截”的核心原理,实现粉尘源头治理:
1. 动力供给阶段:设备以井下压缩空气为气动动力源(适配煤矿常用压缩空气压力0.4-0.6MPa),无需外接电源,通过气动三联件(过滤器、减压阀、油雾器)对压缩空气进行净化、稳压处理,确保驱动部件稳定运行,避免杂质进入导致的故障;
2. 高压雾化阶段:净化后的压缩空气进入装置核心的“气动增压泵”,驱动泵体将清水(或添加抑尘剂的水溶液)加压至8-12MPa,高压水流经特制雾化喷嘴时,被切割成粒径5-20μm的超细水雾(与呼吸性粉尘粒径精准匹配),形成“锥形雾化幕”;
3. 粉尘拦截阶段:装置通过法兰或快装接头与钻孔套管精准对接,实现孔口全密闭——钻孔产生的粉尘随气流喷发时,首先撞击密闭腔体内的超细水雾幕,粉尘颗粒与水雾滴充分碰撞、凝聚,形成“粉尘-水雾”混合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密闭腔底部的排污口排出至集污装置,实现粉尘“源头不扩散、全程被拦截”。
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启动钻孔作业的同时即可同步开启降尘,实现“钻孔与降尘同步进行”。
(二)结构设计:适配井下工况的“轻量化硬核配置”
KJS-28QZ矿用气动湿式孔口降尘装置以“小巧便携、耐造适配、易操作”为设计核心,主要由六大核心部件构成:
1. 气动动力单元:包括气动三联件与气动增压泵,增压泵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质锻造,重量仅3.2kg,适配0.4-0.6MPa压缩空气压力,大供水流量达28L/min,可满足单孔或多孔同时降尘需求;三联件内置过滤器(过滤精度≤5μm),能拦截压缩空气中的油、水、杂质,保护增压泵核心部件;
2. 雾化喷射单元:核心为360°环形雾化喷嘴(数量6-8个,可按需调节),喷嘴采用耐磨陶瓷材质(硬度HRC≥85),孔径0.8mm,能稳定喷射5-20μm超细水雾,且抗煤岩粉尘冲刷,使用寿命超500小时(是普通不锈钢喷嘴的3倍以上);环形喷嘴设计确保水雾形成“直径300-500mm的锥形密闭雾幕”,完全覆盖孔口喷射区域;
3. 密闭集尘腔:采用Q235B碳钢一体冲压成型,内壁喷涂防腐防锈涂层,重量仅5.8kg,适配煤矿常用钻孔孔径(Φ75-Φ200mm),通过可调节卡箍与钻孔套管紧密贴合,密封性能达GB/T 14152-2001标准,确保粉尘无泄漏;腔体内壁设导流槽,引导“粉尘-水雾”混合体快速流向排污口,避免积渣堵塞;
4. 供水与排污单元:配备高压供水管(耐压力15MPa,长度5-10m可定制)与排污软管(耐磨损橡胶材质),供水管路设流量调节阀,可根据粉尘产生量精准调节供水量(5-28L/min可调),避免过量供水导致的塌孔问题;排污口适配井下常用集污桶或排污管路,实现污水集中处理;
5. 控制单元:采用矿用本质安全型气动控制阀(Ex ia I Ma),防护等级IP67,可通过手动阀或与钻孔设备联动控制(钻孔启动时自动开阀,停止时自动关阀),操作简单,无需培训即可上手;
6. 便携安装结构:整体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拆卸后单部件重量不超过6kg,2人即可快速搬运;安装时通过支架固定于钻孔操作台或巷帮,调节角度后与孔口对接,全程安装耗时≤15分钟,适配井下狭小空间与频繁移动作业需求。
(三)性能优势:直击钻孔降尘痛点的核心特质
1. 抑尘效率高,源头净化彻底:超细水雾与呼吸性粉尘精准匹配,抑尘效率达95%以上,可将作业点粉尘浓度从传统方式的20-50mg/m³降至2mg/m³以下,远低于国家标准,从根本上保障作业人员职业健康;
2. 气动驱动,适配井下无电场景:仅依赖井下压缩空气(0.4-0.6MPa)即可运行,无需外接电源,彻底解决井下钻孔区域“无电难降尘”的痛点,同时无电气部件设计,消除电气火花引发的安全风险;
3. 轻量化便携,适配多场景作业:设备总重量≤20kg,模块化设计便于搬运与安装,可适配瓦斯抽放孔、探放水孔、掘进迎头钻孔等多种作业场景,尤其适用于狭小钻场与移动钻孔作业;
4. 节能省水,避免二次隐患:雾化耗水量仅5-28L/min(可按需调节),较传统洒水降尘节水70%以上;且精准雾化避免过量供水导致的煤岩软化、塌孔问题,同时减少污水排放,降低井下排水压力;
5. 耐磨抗造,运维成本低:核心部件(喷嘴、增压泵)采用耐磨陶瓷与高强度铝合金材质,抗粉尘冲刷、抗腐蚀性能强,平均使用寿命达2000小时以上;日常维护仅需每周清理喷嘴、检查密封件,无需**工具,运维成本较传统设备降低60%;
6. 安全合规,全流程适配煤矿标准:全系列产品通过煤矿安全标志(MA)认证,符合《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与《煤矿粉尘防治规范》要求,密封结构与材料满足井下防爆、防静电要求,可直接用于高瓦斯、高粉尘危险环境。
三、应用场景:覆盖全类型钻孔作业的“抑尘屏障”
KJS-28QZ矿用气动湿式孔口降尘装置的应用贯穿煤矿井下各类钻孔作业场景,尤其在高粉尘风险作业中发挥核心防护作用:
1. 瓦斯抽放孔钻孔降尘:瓦斯抽放孔(尤其是直径≥150mm的大孔径钻孔)作业时粉尘产生量极大,且钻孔区域多为高瓦斯环境,设备气动驱动无电气火花风险,密闭雾化设计可避免粉尘与瓦斯混合形成爆炸环境,同时保障抽放孔施工人员健康;
2. 探放水孔与地质勘探孔降尘:探放水孔作业需频繁移动钻孔位置,设备轻量化设计便于随钻机同步转移,且省水特性可避免过量喷水与探放水作业冲突,确保钻孔过程中水位监测精准;
3. 掘进迎头超前钻孔降尘:掘进迎头空间狭窄、粉尘扩散快,设备快速安装、精准雾化的优势可实现“钻孔即降尘”,避免粉尘扩散至掘进工作面,保障掘进与钻孔交叉作业时的环境安全;
4. 回采工作面钻孔降尘:回采工作面周边煤体松软,传统洒水降尘易导致煤体垮塌,设备精准雾化、耗水量小的特点可在有效降尘的同时,保护煤体稳定性,确保回采作业安全。
四、行业价值与应用意义:守护健康与安全的“双重保障”
KJS-28QZ矿用气动湿式孔口降尘装置的推广应用,不仅解决了煤矿钻孔作业的粉尘治理痛点,更在职业健康保护与安全生产保障层面实现双重价值:
从健康层面看,设备将钻孔作业点粉尘浓度控制在安全阈值以下,大幅降低作业人员尘肺病发病风险,践行“以人为本”的安全生产理念,同时改善作业环境能见度,提升钻孔施工精度与效率(避免粉尘遮挡视线导致的钻孔偏差);
从安全层面讲,设备通过源头抑尘消除粉尘爆炸隐患,气动驱动设计适配高瓦斯环境,密封结构避免粉尘扩散污染其他作业区域,进一步筑牢井下安全防线;
从经济层面算,设备大幅减少职业病治疗、粉尘清理等隐性成本(单台设备每年可节省粉尘治理与健康保障成本8-12万元),同时延长钻机等设备使用寿命(避免粉尘磨损部件),为煤矿实现“安全与效益双赢”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煤矿职业健康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KJS-28QZ矿用气动湿式孔口降尘装置正朝着“智能流量调节、雾化粒径自适应”方向迭代——未来可通过接入煤矿智慧安全监控平台,根据钻孔直径、煤岩硬度实时调整雾量与雾化粒径,实现更精准的个性化降尘,为煤矿井下钻孔作业提供更安全防护。

